留学之路 >> 留学 >  >> 美国 >> 美国留学指南

留学英国读硕士(留学英国读硕士费用)

  来源: 美国留学指南  更新时间:2025/1/17

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561位真人故事

留学英国读硕士(留学英国读硕士费用)

我是Herr.M,来自成都。曾克服艰难险阻去了德国,最终却发现走错了路。

后来,我到了英国读硕士,在遭受连番打击后,终于明白留学生花钱容易,可想挣钱太难了,真是被英国留学的潜规则坑死了。

好在,努力终有回报。临近毕业,我走出低谷,找到了可以全年居家办公、拥有一个半月年假的工作,并逐渐接近理想的生活。

这一路走来,我愈来愈相信一句话: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。无论怎样,我们都要努力,才能一把抓住未来出现的机会。

(我在土耳其玩滑翔伞)

从小,我的家庭氛围一直很宽松。父母鼓励我有自己的想法,很少干预我的决定。

虽然高中的学业很繁重,我还是培养了许多爱好。母亲非但不阻拦,还愿意支持我。即便周围有很多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,但我父母从没拿我跟他们对比,让我觉得很幸运。

母亲的教育理念一直很特别。虽然我家并不富裕,她的手机用了6年都舍不得换,但丝毫不吝啬为我在教育上投资。只要是我想学的东西,无论是否能看到回报,她都无条件支持,没钱也要借钱送我学。

相反,如果我出去玩,母亲就让我自己想办法解决,有钱也不给我花。

回过头看,这种理性的金钱观,让我知道了投资自己很重要,好钢要用在刀刃上。

(画展,伦敦)

大学时,我去了德国柏林,读机械工程专业。为了适应那里的环境,我放弃英语,全身心学习德语,可最终发现选错了路。

首先,虽然德国是机械强国,但适合留学生的工作并不多。其次,德国的包容程度也不如英语国家。更重要的是,相比英语,德语的应用面要窄得多。

那时,我真是进退两难:继续在有限的资源下求发展,或是放弃多年准备去闯一条新路?为此,我犹豫了很长时间,晚上翻来覆去直到天亮。

最后,我还是决定放弃多年的积累,用一年时间认识自己和世界,然后去另一个国家学习另一种专业。

(本初子午线,格林威治)

2020年,在家人的支持下,我在成都备考雅思,并申请海外学校。

然而,我并不擅长考试,连续2次考雅思失败。每每看到网上很多人说一次考试就能高分通过,我就觉得压力很大。

高昂的考试费和不短的备考周期让我开始犹豫,如果继续考,可能是无谓的浪费。如果放弃,虽然能通过大学的语言班免考雅思,但代价是近6万的学费及高昂的生活费。

后来,我觉得,既然去留学,如果连语言关都通不过,怎么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呢?而且,由于我之前喜欢和外国人聊天,让我获得了不错的听力和口语分数,不如再努努力。

就这样,我又沉下心来,在第4次考试时拿到了满意的成绩。

(剑桥砸牛顿的苹果树)

因为疫情,我放弃了没有开放的加拿大和澳洲,选择了去英国留学。

在留学申请上,母亲又一次不按常理出牌。她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包办考试、学校申请及住宿预订等事项,而是明确分工:我定主意,她只管出钱。

她曾“装模作样”地加了几个留学生家长交流群,结果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家长的差距,最终无奈地退群了。但也多亏了这种放养,为我留学路上的自我管理奠定了基础。

不久,我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,学数据相关专业。辗转反侧的夜晚终于结束,我的心情顿时轻松起来,开始计划怎样利用好出国前剩余的8个月。

(土耳其烤肉,伊斯坦布尔)

由于我一直喜欢新鲜事物,想尝试做不同的事情。而且作为理工男,我希望能工作一段时间,不仅丰富自己的背景,也去见识下学校里接触不到的人和事,学会从不同视角看问题。

最终,我选择了一家咨询公司,如实表达了工作动机及人生规划,最终如愿以偿。

经历了5个月业绩靠前的日子,领导在我离职时不仅表示了理解,还给了我非常有用的建议。

他说:“很多时候,我们要想有成绩,既需要机会,也需要提前准备:需要抓住机会,以便让我们的准备发挥作用,也需要足够的准备才能识别机会。”

(大英博物馆,伦敦)

这些话对我的启发很大,让我开始考虑为留学做准备。很多人都知道,国外留学自由度很高,上下限很大:有人填充了自己的学识和背景,而有人只填充了手机相册。

英国的研究生学制加剧了这种分化,整个课程设置只有一年,又没有教授和家长的监督,因此被很多人吐槽是“水硕”。

而且我是跨专业读硕,没有计算机本科同学的专业积累,却要和他们学同样的硕士课程。更重要的是,一年近22万的学费和近13万的房租,并不允许我适应两三个月,否则七八万就打了水漂。

(朋友家附近的住宅区,伦敦)

因此,我按照学校的课程大纲,在出国前最后3个月,自学了第一学期课程。虽然我放弃了游遍大好河山的机会,但觉得生活很充实。

转眼到了9月,朋友把我送到广州,然后我独自飞到伦敦。因为疫情,家人无法和我在机场告别,只能发短信让我照顾好自己。

虽然,我舍不得家人和朋友,但也明白自己的路需要自己走。

到英国前,我就开始思考如何像当地人一样生活,于是,第一件事就是订了英语接机。在伦敦落地后,一位来了英国20年的波兰大叔把我从机场送到宿舍,路上还向我介绍了泰晤士河和白金汉宫。

(波兰大叔的接机,伦敦)

在办理入住手续的时,我发现宿管一直对我爱答不理。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怀疑是传闻中的歧视。

但由于事情的严重性,让我认为有必要辨别清楚。于是,我主动和宿管沟通,发现他其实是 “一回生二回熟”的性格。

第二天,他就帮我把半人高的包裹搬到了24楼,而这完全是他职责之外的事。

后来,我们成了很熟的朋友,他会和我聊他的家人,会关心我的生活,并在我找工作时给予了很多建议。直至今天,我早已搬出宿舍,但我们还保持着联系。

不可否认,歧视的现象并不罕见,但也绝不常见。有些人见到什么都歧视,有些人总觉得被冒犯,更多是因为在文化、沟通上的差异及冲突。

当我们遇到问题时,首先要找到原因,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,从而避免情况恶化。

(学校赠送的自我隔离大礼包,伦敦)

之后,我的学习生涯正式开始。英国学制是每四个月为一学期,一共是两个学期的课程+实验+项目,再加上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。期间放7—14天假,约等于国内的寒暑假。

虽然只有短短1年,不过课程安排很丰富。部分课程内容会与顶级高校或业界同步,来自学术界乃至业界的教授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角。

而且,每门课还有3-5本书的阅读清单,能更好地解释技术细节。但是,考试只考幻灯片上的内容,不考这些附加内容,所以很多人都不看这些书。

但我觉得,只有1年学习时间不是应付考试不看书的借口,于是利用休息时间尽可能地阅读。万万没想到,这为我日后的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。

(学校安排的考试周减压活动,伦敦)

面对高额的开销,我没考虑兼职,而是开始思考未来的道路。

英国留学的潜台词是,来留学(消费)容易,来工作(挣钱)难。据不完全统计,每年能在英国找到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只有1%。

原因之一是时间。英国需要学生一般提前一年找工作,比如希望今年9月入职,就意味着去年9月就要开始找工作。

通常来说,学生在校期间就该收到录取通知,等到毕业时直接入职。可9月时,很多留学生还在适应环境、享受留学生活,很少有人去投简历找工作。

而且,由于英国的国际化程度很高,欧洲甚至全球的人才都能来工作,竞争特别激烈。

(周末集市的手工汉堡,伦敦)

另一方面,很多留学生没有英语环境的实习和工作经验,很难与他人直接竞争,又因为职场经验不足和文化差异,面试更容易失败。

找工作之前,我对上述情况有所了解,所以知道找工作很难,但没想到这么难。

一开始,我两手准备,同时向国内外公司投简历。

可是,国内不少公司都怀疑国外硕士的含金量。相比之下,英国公司的考察点要简略得多:看重个人能力,而非个人背景,简历无需贴照片,也不用写年龄。

经过几次类似差异的冲击后,我难受极了,放弃了亲朋好友居住的国内,决心在英国找工作。

(BBC古典音乐会,伦敦)

然而,决心并不会提高成功率。邮箱里不时传来的拒信让我非常沮丧,但我知道光叹气没用,得找办法解决。

于是,我细化了找工作的流程,比如投递简历——技术测试——一轮面试——二轮面试等环节,然后逐个解决。

我还量化了每个环节,做周期性回顾。当简历的通过率低时,我发现是简历出了问题,就去找学校的就业中心获取帮助,同时在网上学习英国人喜欢的简历模板。

同样,当技术测试没通过时,我就恶补专业技术。面试不顺利的话,我就去研究面试攻略。

(滑翔伞爱好者,布莱顿)

不过,我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。

有几次,公司对我特别满意,已经到了谈入职的阶段。然而,由于学生签证的限制,在校学生每周最多工作20小时,直至9月份毕业,因此,9月份前我只能兼职工作。

但兼职对公司无疑是一种风险:既不利于团队协作,又怕我最终辞职,公司还要再花时间招人。

就这样,因为学生签证的限制,我接连被几家公司拒绝。那时,我有些灰心丧气,但也只能安慰自己,毕竟能做的事已经做好了,静静等待下一个机会就好。

好在,功夫不负有心人。毕业前夕,我终于签下工作,入职一个数据岗位。后来才知道,我的竞争对手高达400人,而且公司里的亚洲面孔只有个位数,这让我觉得能找到这份工作实属不易。

(公司附近的海边)

入职后,我主要用数据来解答同事和客户的问题,并根据需求开发出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工具。

我还利用NLP工具,让计算机高效处理类似“土豆”和“马铃薯”这种同义不同词的情景,可以让使用者高效找到最相似、最匹配的数据,而不需要人工筛查,节省大量人工。

我很喜欢这份工作,但奇怪的是,公司应用的技术和平台总比在学校学得落后一些。有时候我也会想,是不是因为员工35岁也不能被裁,导致技术的迭代周期较长,新技术不能及时被使用。

(公司附近的森林)

除此之外,毕业后我的工作和生活还是很惬意的。

公司允许全年在家办公,年假近6周。虽然每周要求工作35小时,但不用打卡不用通勤,更不需要加班,独立自主地规划时间即可。

由于公司不大,没有复杂的人员架构,茶歇间隙就可以和公司高管交流沟通。而且同事之间关系很好,他们经常给我推荐好玩的地方,还会关心我刚来会不会遇到困难。

到今天,我已经适应了英国的生活。虽然物价很高,有20%的税,而且每月房租高达7000多元,但生活上的选择还是很多的。

周末,我可以出市甚至出国徒步,能在超市里买到欧洲各国的商品,价格差异也能满足各类需求。比如食用盐有不到1镑一瓶的,也有十几镑一瓶的,质量都很好,可以放心食用。

(法国某冰淇淋折扣前后的价格,伦敦)

每到周末,我会有计划地去博物馆看展览、去森林徒步,这些国家景点都免票。我还会去听音乐会,只要花十几二十磅,就能听到很优质的演出。如果之后有车,我也会考虑自驾出游。

也不知道是信仰还是文化的原因,有时我确实会被这里的人吓到。印象最深的是,有次在超市,因为刷卡失败,我就回到队尾,想稍后再试。

结果快到我时,收银员说,面前的大叔帮我付了款。我很诧异,因为他看起来并不富裕,况且我们素未谋面。于是我匆匆说了谢谢和祝福后就走了。

回来上网才知道,这类似于“Pay it forward”(传递善行),意思是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帮助,不用偿还,而是将之传递出去。

回头想想,当时大叔可能是怕我没钱付款,就默默地帮了我。为此我感动了很久,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善行传递下去。

于是,我开始在网上分享留学及工作的经验,减少信息差,希望能客观地帮助有需要的人。

(周末徒步,英格兰)

虽然已经有了工作,但想在英国职场里发展,还有很长的路。

这就避不开一个经典话题:“为什么欧美高管中,东亚人的数量远低于印度人?”而且,与国内留学生1%的工作率相比,印度留学生的这一数字高达40%。

我觉得,一方面在于文化。东亚人觉得枪打出头鸟,欧洲人觉得恰恰相反。东亚人喜欢聪明勤奋、脚踏实地的风格,但印度人喜欢职业经理人风格,会主动表达自己。

另一方面,在于对语言和沟通的混淆认知:很多人觉得语言能力等同于表达能力。

我不否认,印度人的语言能力远远高于东亚人,因为他们从小就说英语。但更重要的是,他们拥有敢于表达的勇气,进而提升了沟通的成功率。

我现在并不局限于怎么把英语说好,更进一步的是,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,让大家准确地知道我的观点和想法,进而提升影响力。

(城市的海岸线,英格兰)

回顾这几年,因为各种原因,大家都遇到过重重困难。无论是在学业、工作还是生活上,都有说不出的苦衷。我也经历过无数焦头烂额的夜晚,才慢慢接近满意的生活。

所以我相信,无论面对什么,我们都要有信心有理想,积极为未来做准备。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先努力做好每一件事,学会如何识别和抓住机会。

即便大多情况下,努力没法马上带来回报。但只要坚持下去,总会越来越好。

【口述:Herr.M】

【编辑:水长流】

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,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,而且,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!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,请关注我们吧!@真实人物采访





From:https://www.021fl.net/abroad/usa/guide/10005390.asp
    Copyright © www.021fl.net 留学之路 All rights reserved.